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我爱枣庄 > 百姓生活 > 正文

权威发布:2017年枣庄市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日期:2018/7/29 12:07:56 浏览:2219

枣庄公积金管理中心

市长李峰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

一、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2012年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和持续加大的下行压力,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人民紧紧扭住发展不放松,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坚定不移加快城市转型,取得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成就。综合实力持续提升。2016年,全市生产总值2142.6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47.4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92.3亿元,分别是2011年的1.4倍、1.5倍和1.9倍。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7708元和13018元,年均分别增长8.4、10.5。五年间,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7127亿元,是上一个五年的2.3倍。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三次产业比例由8.1∶58.9∶33调整为7.6∶51.2∶41.2。整建制认定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煤化工产业实现了从初级产品到煤基新材料的迈进,新兴产业加速膨胀,高新技术产业产值、非煤产业增加值占比分别提高8.2个、15.9个百分点。限上服务业企业发展到1329家,旅综合收入年均增长13.7。改革开放持续深化。进一步简政放权,共取消和调整市级行政权力事项1679项;市场主体发展到30万家,是2011年的1.7倍。市属工业企业改革改制基本完成。承包地“三权分置”、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等改革经验在全国、全省推广。五年间,共引进世界和全国500强企业项目55个,完成进出口67.8亿美元。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迈出实质性步伐。枣庄高新区晋升为国家级高新区。城乡面貌持续改观。枣庄市城市总体规划获得国务院批复,“一主一副两区多点”的城镇格局正在形成。户籍人口、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分别达到44.6、55.5。城市基础设施投资累计完成172亿元,整治背街小巷300余条,新建改造各类地下管网1148公里,供热面积是五年前的2.7倍。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到8440公里,BRT实现五区通达、无缝换乘。顺利完成13个省市级新型城镇化示范镇建设任务,722个村达到美丽乡村创建标准,城乡环卫一体化实现市域全覆盖。代表山东省参加迎淮核查,取得淮河流域和全国九大流域考核“双第一”。创建成为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民生福祉持续增进。五年间,完成民生支出781.5亿元,占公共财政总支出的71.3。累计新增城镇就业26.5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1.7万人。城乡居民基础养老、企业退休人员养老、城市和农村低保标准分别是2011年的1.8倍、1.6倍、1.7倍和2.3倍。累计开工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6.9万套。新建改建中小学标准化校舍190万平方米。北京中医药大学枣庄医院建成运营,全市医疗机构床位数增加40。成功举办首届中国年博会、第二届中国非博会、第三届全国智运会。平安枣庄、食安枣庄建设扎实推进。政府自身建设持续加强。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政风行风进一步好转。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监督,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全部按时办结。建立健全政府议事规则、决策咨询、法律顾问、新闻发布、政务公开等制度,政府工作的民主化、法治化、科学化水平不断提高。

各位代表,刚刚过去的2016年,全球经济在困境中低迷徘徊,国内经济在阵痛中换挡调速,枣庄转型发展的压力前所未有。我们秉持“干在当下、成在实处”的理念,顽强拼搏,负重奋起,经受住了经济寒冬的考验,实现了“十三五”的稳健开局。

(一)抓紧抓实了实体经济。深入实施“265”产业集群培育工程,中材科技锂膜材料、东方光源二期等一批产业项目开工建设或投产运营。全力培植大数据产业,成为全省第三个互联网一级节点城市,鲁南数据中心主体工程基本建成,互联网小镇入驻运营企业43家,我市被认定为“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工业技改完成投资439亿元,增长17.6,增幅居全省首位。过剩产能化解率80以上,煤炭、水泥、轮胎、玻璃产能利用率稳步提高。继续实施领导干部联系帮包产业企业制度,推行大用户直供电等一系列降成本举措,共为企业减负15亿元。高效使用接续还贷资金,全年累计拨付7.2亿元。服务业增加值占比提高1.5个百分点。农村土地规模经营比例达到53%,家庭农场、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分别发展到983家和352家。实体经济提质增效,在转型振兴道路上又前进了一步。

(二)引进实施了一批重点项目。精准开展招商引资,成功举办北京、长三角等招商周活动,新开工外来固定资产投资亿元以上项目139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11个。57个市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36亿元,十电扩建第一台机组、八一热电二期一号机组、瑞达聚丁烯一期、万达广场等18个项目基本建成。筹划多年、总投资30多亿元的庄里水库,坝基灌浆即将完工,移民安置顺利推进,已完成投资17.6亿元;总投资约70亿元的抽水蓄能电站项目正在争取纳入国家选点规划。期盼已久的枣庄机场,经国务院同意,纳入全国民用机场布局规划。峄州港建成运营,万年闸复线船闸、沂台线南延、新城至滕州BRT等项目加快推进,枣木高速东延、枣菏高速等工程开工建设。建成海绵城市6.4平方公里,开工地下综合管廊12.2公里。随着一批大项目、好项目的实施,枣庄长远发展的基础更加稳固。

(三)有效激活了创新动能。产学研合作实现重大突破,与浙江大学合作建设山东工业研究院,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合作设立机床创新研究院,与北京理工大学合作成立鲁南工业技术研究院,与清华大学合作建设孵化器2.0科技产业园,厚植了发展优势。建成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15个,市级以上创业示范园区9个。目前,全市共引进“ ”“万人计划”“泰山学者”等高层次人才25人,确定首批“枣庄英才”24人。新增专利授权2531件、山东名牌产品10个、山东服务名牌3个。大力推进企业股改上市,24家企业完成股份制改造,丰元股份成功登陆深交所,我市已有2家企业在A股上市、6家企业在“新三板”挂牌。威海商业银行、亚太财险、国泰君安证券等6家金融机构进驻枣庄。创新驱动发展的共识进一步凝聚,经济增长动能加速转换。

(四)改善提升了生态环境。深入开展大气污染综合治理百日攻坚行动,依法关停整治露天储煤场66家、砖瓦企业87家、港口码头52家;变季节性秸秆禁烧为全年禁烧,是全省4个无卫星火点城市之一;“蓝天白云”天数达到207天,获得省级补偿资金2134万元、居全省第3位。提前完成消除劣五类水体省定任务,基本实现城市建成区污水管网全覆盖;加强周村、羊庄等水源地保护,全面关闭拆除饮用水源保护区内畜禽养殖场。建立区域山体名录,严控开山采石。新增造林12.9万亩,新建提升绿色生态廊道356公里,山亭、台儿庄纳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10个村入选国家和省传统村落名录,5个村入选国家和省美丽宜居村庄,2个镇被评为省宜居小镇。自然生态正在成为最靓丽的城市名片,枣庄变得更加宜居宜业。

(五)扎实办好了民生实事。各级财政投入2.4亿元,全力推进精准扶贫,5.6万人实现脱贫。开展创业就业培训3万余人次,直接扶持创业2677人。综合施策化解城镇中小学“大班额”,累计完成投资38.4亿元,新建学校18所、改扩建105所。全面推开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行人员总量控制备案管理,参与改革的22家医院全部取消药品加成。市妇保院新院建成启用。深入实施“气化枣庄”工程,全市所有镇街通上了天然气。改造农村危房1545户。完成农村改厕13万户,新建改建旅游厕所919座,提前完成全省唯一全域旅游厕所革命示范市建设任务。新建改造农村公路437公里,683个村居实现“户户通”。以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为抓手,全面清理城区“十乱”,改造老旧小区109个、农贸市场13处,拆除违章建筑4500多处,得到了市民的普遍支持认可。供销社综合改革代表山东省通过国家评估验收。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妇女儿童、红十字、老龄、残联、史志、人防、地震、气象等事业也都取得了新进展。

各位代表!成绩的取得,得益于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离不开人大、政协和社会各界的监督支持,归功于全市人民的众志成城、发奋图强。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向奋斗在各行各业的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向解放军、武警驻枣官兵和中央、省驻枣单位,向在我市创业发展的投资者、建设者,向所有关心、支持枣庄发展的港澳台同胞和海内外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市发展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受经济下行影响,一些企业经营困难,民间投资、制造业投资增长缓慢,外贸出口增幅回落,工业经济、现代服务业发展不快。高端人才、创新平台稀缺,新上大项目、好项目较少,新兴税源、骨干税源缺乏,县域经济实力不强。城乡基础设施还有诸多欠账,小城镇建设缺少特色,大新城辐射带动能力不足。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雾霾治理和水质改善任重道远,食品药品安全保障水平有待提高,教育、医疗、文化等基本公共服务不均衡。部分公务人员缺乏担当精神、服务观念和规矩意识,全面从严治党、从严治政仍需不断加强。对此,我们将坚持问题导向,务实研究解决,补齐发展短板,让广大群众年年都能看到新变化、得到新实惠。

二、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目标和2017年重点任务

今后五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梦想的决胜阶段。当前,世界经济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蓄势待发。纵观国内,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新发展理念正在引领经济步入新阶段。今年,将召开党的十九大和省第十一次党代会,谋划全国、全省未来五年的发展蓝图。刚刚闭幕的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明确了枣庄今后五年的发展目标和路径,描绘了城市转型的新愿景新希望。好风凭借力,扬帆正当时。让我们以坚如磐石的忠诚之心,以饮水思源的感恩之情,以事不避难的担当之责,背起行囊、挺起脊梁,撸起袖子、甩开膀子,奋力开创更加幸福美好的未来。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自觉践行新发展理念,按照省委“一个定位、三个提升”要求,紧紧围绕“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走在前列”,牢牢把握转型升级和经济文化融合发展“两大高地”战略定位,着力推动创新、开放、生态“三个跨越”,加快构建现代产业、新型城镇、社会治理和民生保障“四大体系”,干在当下、成在实处,努力打造自然生态宜居宜业新枣庄。今后五年,我们的主要奋斗目标是: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5左右,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年均增长6.5左右,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左右,提前实现经济总量和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与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和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我们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适应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紧扣转型升级、改革创新两大

[1] [2] [3] [4]  下一页

最新百姓生活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